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西南州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8 00:04:52  浏览:923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西南州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人民政府


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西南州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顶效开发区管委会:

  现将《黔西南州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工作规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黔西南州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贵州省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工作规则》、《黔西南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州总体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州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州应急委)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机制、体制、法制的要求,全面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职能职责;研究、决定应急管理工作重大事项,领导全州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工作;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切实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条 州应急委的具体职责是:组织起草和修订州总体应急预案,审定州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全州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抓好应急预案演练工作;负责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组织指挥,指导有关县(市)、顶效开发区、部门一般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力做好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推进应急管理常态化建设及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治理及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全州应急物资储备布局规划,组织协调全州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调运等工作;根据上级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抓好全州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抓好全州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总结评估。

第二章 组成人员及职责

  第四条 州应急委由主任、副主任和成员组成。主任由州长担任,副主任由各位副州长、州公安局长、兴义军分区司令员、州人民政府秘书长担任,成员由州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以及中央、省驻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第五条 州应急委主任领导州应急委的全面工作;副主任负责分管的应急管理相关工作,受主任委托,负责临时或专项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任务。

  第六条 州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州应急办)作为州应急委的常设办事机构,承办全州应急管理及州应急委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案规定,提出应对较大以上突发事件的建议;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宏观指导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第七条 州应急委成员及其他州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和省驻州有关单位负责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职能职责,开展本部门、本系统的应急管理工作,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八条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州应急委适时成立州综合指挥协调机构,统一指挥协调全州较大以上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其负责人由州应急委主任或其委托的副主任担任,成员根据工作需要由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第三章 会议制度

  第九条 州应急委实行主任办公会议、专题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全州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制定重要的政策措施,必要时提请州委常委会议、州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第十条 州应急委主任办公会议。由州应急委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召集并主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会议议题由会议主持人审定,参会人员除州应急委主任、副主任外,视议题内容安排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决定,研究审议全州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

  第十一条 州应急委专题会议。由州应急委主任或副主任召集并主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会议议题、参会单位由会议主持人审定。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州委、州人民政府领导对重大以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指示;安排部署较大以上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讨论其他应急管理工作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 州应急委主任会议形成的文件、会议纪要,由州政府秘书长签发,必要时报州应急委主任或副主任签发。州应急委专题会议形成的文件、会议纪要,由联系相关工作的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签发,必要时报主持会议的州应急委副主任签发。州应急办负责会务及会议文件的起草报批工作。

第四章 信息报告及处理工作制度

  第十三条 各县(市)人民政府、顶效开发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的规定和信息报送的有关要求,按照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分类处理的程序,及时、准确地处理和报告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和预警信息,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十四条 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信息,以及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要立即向州人民政府报告。州应急办接报后,要迅速按程序呈报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情况紧急时,要迅速采取口头或电话形式报告,再以书面形式呈报。

  第十五条 各县(市)、顶效开发区、部门、单位要与毗邻区域内的地区、部门、单位加强合作,建立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和预警信息通报渠道以及突发事件协作处置机制。根据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置需要,及时通报情况,加强应急处置协作。

  第十六条 州应急办要及时下发督办通知,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州委、州人民政府领导关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批示、指示传达到有关县(市)、顶效开发区、部门、单位,明确办理及反馈时限,督促有关县(市)、顶效开发区、部门、单位及时处理,并将办理情况报告相关领导,通报相关地区和部门。

  第十七条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照应急预案分级响应的规定和信息上报有关要求及时限,报告各类突发事件信息。有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信息,或者报告、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第十八条 发生突发事件或出现突发事件苗头,各县(市)人民政府、顶效开发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管理权限以及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和紧急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等级和范围,及时、准确地发布、调整应急响应(预警)信息。涉及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较大以上应急响应(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须报州人民政府或州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批准。重大以上应急响应(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须报省人民政府或省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批准。

  第十九条 各县(市)人民政府、顶效开发区管委会、州政府各有关部门,履行较大以上突发事件联动处置应急响应职责。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州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向州人民政府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及现场动态信息,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文件的规定,立即组织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控制,组织开展先期处置等相关工作。

  第二十条 州应急办接到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信息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报告,并按照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和领导同志批示、指示,提出应急处置工作建议,起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文书,按程序呈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批准后,转州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实施相应的启动工作。

  第二十一条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需启动Ⅰ、Ⅱ级应急响应(预警)时,由州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或州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书面提出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请示,经州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按照职责实施相应的启动工作。较大突发事件,需启动Ⅲ级应急响应(预警)时,按上述程序,报州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州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实施相应的启动工作。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也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等的规定,提出启动相关应急预案Ⅰ、Ⅱ或Ⅲ级应急响应(预警)建议,按程序报省、州人民政府批准后,由省或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实施相应的启动工作。

  第二十二条 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发生后,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要按照省、州人民政府领导的批示、指示,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协调驻州解放军、武警支队、公安消防支队(州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州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和省驻州单位等有关救援力量向救援地点集结,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事发地人民政府要按职责权限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工作。

  第二十三条 在处置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中,州级指挥机构要按照州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施对下一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导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综合协调,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应急响应,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职能,实行统一指挥,统一派遣处置力量,统一调配应急物资、设备,综合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按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

  第二十四条 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分工负责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挥长,由各级应急委主任授权分管(联系)相关工作的副主任担任;副指挥长由牵头处置相关突发事件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专项应急指挥部下设职能小组的负责人,由协助处置工作的部门、单位的人员兼任。

  第二十五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发布应急响应的人民政府或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状态,转入常态管理。各有关县(市)人民政府、顶效开发区管委会、州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善后工作。对处置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被紧急征用物资、设备的有关单位及个人,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为受突发事件影响的人员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州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及时调剂救助资金和物资。

  第二十六条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时,州委宣传部(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要密切配合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负责统筹抓好突发事件信息新闻发布,做好突发事件现场媒体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及时组织新闻媒体做好灾情和应对工作新闻报道。

第六章 应急管理专家组

  第二十七条 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各类应急管理专家人才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建州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州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也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类别的应急管理专家组。

  第二十八条 州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根据州人民政府授权或委托,承担全州应急管理工作中法律法规、政策与专项业务咨询,提供决策建议、技术支持,指导应急管理各类数据库建设。必要时,参加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州人民政府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七章 公文审批和预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 州应急委公文审批,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各地、各部门报送州人民政府涉及应急管理的各类公文,由州应急办统一承办,并按照州人民政府领导工作分工呈批。

  第三十条 州总体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由州应急委组织起草修订,报州人民政府审定发布。州人民政府各专项应急预案,由州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并征求意见,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组织评审,经州人民政府领导审批后,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应急预案,由州人民政府各部门组织起草修订和发布。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则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编号办法》的通知

民政部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编号办法》的通知
1993年1月18日,民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
为了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范化管理工作,并为实行统一程序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做好准备,现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编号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请尽快转发至各县(市、区、旗)。

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编号办法
一、个人保险编号
(一)编号含义
编号由10位阿位伯数字组成,从左至右的含义如下:
1-2位代表个人所在乡(镇)或所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县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县办企事业单位)
3-5位,000代表县办企事业单位,001-099代表个人所在行政村( 以下简称村 ),101-999代表参加保险个人所在的乡(镇)办企事业单位;
6-7位代表个人出生年份(与个人身份证号码7-8位数相同);
8-10位代表在同一年出生的人参加保险的序号。
(二)编号方法
个人保险编号以县为单位统一进行。全体做法如下:
1.县对各乡(镇)及县办企事业单位进行统一编号,下发至各乡(镇)及县办企事业单位。
2.各乡(镇)对所属村及乡(镇)办企事业单位进行统一编号,报县备案;县编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编号单位编码一览表(见附表1),发至各村及乡(镇)办企事业单位。各乡(镇)、村的编号尽量与统计、计划等部门的单位排列顺序一致。
3.编号单位撤销时,其编号不再使用。
4.各编号单位对本单位的保险对象依次进行编号。对相同出生年份的人按登记顺序进行编号(相同出生年份但不同出生月份的不再进行顺序比较),每个年份的人都分别从001开始编列序号。
5.保险对象缴费期间,凡在本县范围迁移(包括户口迁移),编号( 不论在哪个编号单位编的号)不变;离开本县但仍在本县缴费的,首次编号也不变。
6.保险对象在领取养老金之前要确定领取单位或领取地点,根据领取单位和地点重新确定其保险编号。
(三)个人保险号码变更
保险对象离开本县并在县外缴费的,均要按有关规定办理保险关系迁移手续,并注销其保险编号。
对于缴费期间死亡的保险对象,也应及时注销其保险编号。
保险对象退出本县保险,管理机构在办理退保同时应注销其保险编号。
新增加保险对象和由外县迁入的保险对象,应及时编号,个人序号接所在编号单位同年龄最后一个编号。
(四)填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
各编号单位将不同出生年份的人分别填写在不同的表页上,相同出生年份的保险对象登记在同一页上,对同一年份的人按登记表的排列顺序赋给个人序号。每个编号单位登记表的汇总,按出生年代由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列(见附表2)。
(五)个人保险编号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个人的养老保险编号在一个县内是唯一的,养老保险手册、养老保险缴费明细表、缴费记录卡等单证号码都是一致的,个人保险编号发生变化,其余与编号有关的单证号码也都要相应变化。有关个人养老保险情况的检索和查询都将根据保险编号进行。
(六)举例
设某县有二十个乡(分别为一乡、二乡、……、二十乡);
其中一乡有十四个村(分别为一村、二村、……、十四村);
1.县对乡编号
一乡:01,二乡:02,……,二十乡:20;
县对县办企业编号为31,32,…… 2.乡对村编号
一乡对一村、二村、……、十四村编号分别为01001。01002,……,01014;
一乡对所属乡镇企业编号分别为01101,01102,……
县办企业为31000,32000,……
3.编号单位对个人进行编号
(1)编号
一乡二村对个人编号,设分别为1935、1936、……、1972年各年龄段的人参加养老保险。
1953 年出生的人有 8 人, 则编号分别为 0100253001 、 0100253002 、 ……、0100253008;……
1966年出生的人有10人,编号分别为0100266001、0100266002、……、0100266010;
1967 年出生的人有 6 人, 则编号分别为 0100267001 、 0100267002 、 ……、0100267006;……
31000企业对个人编号
1966出生的有 4 人, 编号分别为 3100066001 , 3100066002 , 3100066003,3100066004;
01101企业对个人编号
1967年出生的有8人,编号分别为0110167001,0110167002,……,0110167008,……
(2)变更
如01002村1953年出生的人010025306死亡,则相应注销其保险编号,其余的人编号不变;19 66年出生的人,010026004迁出县外并在县外缴费,注销其保险编号,其余的人编号不变;
如由其他地方分别迁到01002村1966年出生的4人,1967年出生的2人,这6个人的新编号分别为0100266011、0100266012、0100266013、0100266014、 0100267007 、0100267008。
二、缴费单位编号
(一)编号含义
编号采用6位阿位伯数字表示,从左至右的含义如下:
1-2位,01-98表示缴费单位所在乡(镇),99表示县办企事业单位;
3-4位,01-98表示单位所在村,00表示县办企业,99表示乡(镇)办企事业单位;
5-6位表示缴费单位序号,00表示行政村本身,01-99为企事业单位。
(二)编号方法
县内各行政村均作为一个缴费单位,负责本村保险费的收缴工作。对于一些较稳定的乡(镇),村企事业单位,也可以作为一个缴费单位,负责本企事业职工的保险费收缴工作。对于各缴费单位,乡(镇)、村可以为其设立一个缴费单位编号。县办企事业单位如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可以作为一个缴费单位,由县为其设立一个编号。
各县对所属县办企业进行编号;各乡镇对所属企业进行编号,各村对所属企业进行编号,报县备案。县形成缴费单位一览表(见附表3),存档。
(三)变更
撤销一个缴费单位,其相应编号也要注销并在一定时期内不再使用;增加一个缴费单位,则相应增加一个编号。缴费单位编号变动较大时,县机构可以对缴费单位编号进行调整。
(四)保险单位编号的作用
对保险单位进行编号,是为了便于管理机构统一掌握缴费单位的总体情况,同时也是为了便于缴费明细表的存放、检索和查找。缴费单位编号与个人保险编号无关。
(五)举例
如县办企业编号分别为990001,990002,……
一乡所属企业编号分别为019901,019902,……
一乡各行政村编号分别为010100,010200,……,011400;
一乡一村所属企业编号分别为010101,010102,……;
三、县及县以上单位保险编号
县及县以上单位编号以G260--9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为准。凡是县改市的,其编码不变; 其他行政区划变更,编码由民政部颁布。
四、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凡是与本办法不一致的编号,均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编号单位编码一览表
乡镇名称: (章) 乡镇编号( )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
| 编号单位名称 | 编号 | 编号单位名称 | 编号 | 编号单位名称 | 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
编号单位名称------------------编号( )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年份号: )
----------------------------------------------------------------------------------------------------------------
| | | | | | 预定领 | 继承人或| 注 销 |
| 序号 | 身份证号码| 姓名 | 性别 |保险号码| | |--------------------|
| | | | | | 取年龄 |指定受益人|原因|时间|经办人 |
|--------|------------|------------|------------|--------|------------|----------|----|----|--------|
|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注:
1.本表由编号单位填写,一式两份。一份长期由编号单位保存,备查;一份交给保存缴费记录卡的县或乡镇机构保存。
2.遇到人员情况变更,应相应修改此表。
3.填写要求:身份证号码、姓名,按个人身份证填写。如尚未发放身份证,身份证号码栏内暂时填写出生年月日。
预定领取年龄,可以在填表时填写,也可以以后申请,如不申请,则认为从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
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如不申请,则以法定继承人为准。
注销栏中,时间、原因和经办人只有在个人保险号码注销时才填写,相应填写“退保”、“死亡”、“迁移”等原因及变更时间,经办人签名。

附件3:缴费单位编号一览表
填表单位名称: (章) 编号( )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
| 缴费单位名称 | 编 号 | 备 注 | 缴费单位名称 | 编 号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注:
表头中填表单位,可分别为县、乡(镇)和村,编号与填表单位相同,县为“9900”,乡(镇)为“乡镇号+99”,行政村为“村编号”。
表格中,缴费单位要书写全称;编号前4位与表头编号相同;备注栏只有在缴费单位发生变化时才填写。


原油、成品油、橡胶、农药、农膜原料、食糖、涤纶、腈纶类化纤进口管理办法

经贸部


原油、成品油、橡胶、农药、农膜原料、食糖、涤纶、腈纶类化纤进口管理办法
经贸部


(1989年4月1日经贸部印发)


一、根据当前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指示精神,为加强进口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二、原油、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低硫、高硫燃料油、渣油)〕、橡胶〔包括天燃胶(含天然乳胶)、合成胶〕、农药、农膜原料、食糖〔包括原糖、白糖〕、涤纶腈纶类化纤(腈纶短纤维、腈纶毛条、腈纶丝束、腈纶纱、腈氯纶、涤纶短纤维、涤纶毛条、涤纶丝束
、涤纶长丝、涤纶加工丝),是国家规定的一类进口商品,即统一代理订货商品。农膜原料是指用于生产农用薄膜的高压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两种。为防止出现多头对外,抬价抢购的局面,上述商品的进口仍坚持统一经营的原则,即原油、成品油、橡胶、农药、农膜原料由中国化工
进出口总公司统一代理订货,食糖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统一代理订货。涤纶腈纶类化纤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统一代理订货。
三、凡用于进料加工出口、外贸包装的高压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进口,仍按现行做法办理。
四、从今年起经贸部不再切块下达原油、成品油、橡胶、农药、农膜原料、食糖、涤纶腈纶类化纤小额零星自行进口额度。对各地少量急需部分的进口均应由省市经贸厅(委、局)指定的,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核同意的一至二家公司委托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
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或其海外采购网点订货,并据以申领进口许可证。
五、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自行进口上述商品的,经贸部将严格审核,逐项审批。经批准后,由省市经贸厅(委、局)指定的,经本文第四条规定的有关公司办理自行进口业务;指定公司在对外签订合同前,应在价格条件上征求主营公司的意见,接受其价格协调,主营公司应在三日内予以
答复;指定公司凭有关部委下达的进口计划配额及省市经贸厅(委、局)批准自行进口批件申领进口许可证。
六、其他特殊贸易方式包括中外合资、合营、外商独资企业自身生产所需的进口、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项下的进口,均按现行规定办理。
七、受理统一代理订货的公司应负有下列责任与义务:
(一)按委托对进口商品品质、价格、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及时对外询购,力争早订货、早到货。
(二)在订购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发生延误问题,要及时与委托方取得联系,共商解决办法。
(三)、及时交流有关商品国际市场供求状况,价格变动等信息。定期向经贸部及各地特派员办事处通报进口成交情况和价格,并接受经贸部的指导。
(四)加强对本公司国外采购网点的领导和管理,理顺渠道、沟通情况,协调价格,以适应国内进口工作的需要。
八、本规定自文到之日起执行。以前所发文件中如有与本规定相抵触的内容,以本规定为准。附:橡胶、原油、成品油、农药、农膜原料、食糖、涤纶腈纶类化纤海外采购网点(略)



1989年4月1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